※ 請使用蝦皮購物帳號密碼進行登入
2021-04-07 16:16:00

【品牌行銷】做品牌,這9個思維陷阱千萬別跳

做品牌是各種產業的志業,但成功者光鮮亮麗,卻有更多人黯然離場。圖片來源:pexels

想知道品牌策略的長期規劃需要注意的陷阱是甚麼? 想了解通路及產品策略注意事項,精彩剖析不能錯過!!

相信不管是媒體人,投資人還是創業者,都想試圖尋找成功背後的關鍵脈絡,從而拼湊出這個時代打造新消費品牌的秘密地圖。然而,在爆紅、持續融資和上市這些光鮮亮麗的領先者背後,卻鮮少有人關注那些黯然離場的品牌選手。

一個消費品牌成功的背後,通常是創始團隊持續做了很多正確選擇的結果,反過來說,有時候一個錯誤的選擇,很可能就會讓團隊踩進陷阱,將整個企業推離軌道。 筆者看早期消費領域的創業項目近3年時間,在此之前,曾做過中後期的消費研究和早期的TMT投資,也創業做過品牌。最近三年大概接觸了1000種風格多樣化的品牌方面新創企業,看到他們的成長,陣痛和蛻變,作為一名旁觀者和見證者,在這裡要跟各位分享很多消費品牌創業者早期遇到的,具有一定共性的“思維陷阱”。

一、低估了個人天賦對於早期品牌力的決定性作用

消費品牌公司和大多數網路創業公司相比,對創始人自身美學天賦的依賴度更高。組織能力、運營能力、管理能力乃至戰略能力,都是可以後天學習的,但是審美力、感知力、洞察力等感性能力基本上還是由天賦和成長教育環境決定。 對於初創公司而言,消費品牌就是創始團隊的一面鏡子,合夥人的美學能力直接決定了品牌的格調,期望透過聘用所謂做品牌的專業人才或者超級服務來提高品牌力是非常困難的。

二、認為審美就是“顏值正義”

提升品牌審美,並不意味著一味追趕“年輕的潮流”,從商業化角度來看,真正的品牌審美實際上是與目標消費者產生視覺化的共鳴。審美其實無高低貴賤之分,核心在於能夠符合目標受眾的情感認知,產生合理的品牌聯想,從而形成對等的用戶品牌認知。要學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向不同消費者傳遞不同的品牌審美。

真正的品牌審美是與目標消費者產生視覺化的共鳴。圖片來源:pexels

三、認為品牌能夠跟隨消費者一起自然成長

當品牌形成一定規模後,其用戶心智有很強的粘滯性,甚至公司內部的組織機制也具有粘滯性,但外部消費者的變化越來越快。消費者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對同一個品牌可能產生不同的認知。如果品牌一味迎合既定消費者成長所帶來的需求變化,不斷改變自身的產品和品牌個性,將導致用戶對品牌的認知顛倒。反之,老品牌也可以考慮只服務特定年齡階段的人(如20-25歲),而非特定的某一代人群(如95後)。

四、認為物美價廉就是性價比

性價比是指產品帶來的綜合效用和價格之比,效用除了物質效用,更包括精神效用和心理體驗。不是任何設計好,品質好的產品,賣得便宜,就擁有了性價比;品牌的意義是同時滿足消費者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是創造立體的價值感,而不是單純的使用價值。 產品好不好用的體現對於消費而言通常要用了才知道,但是品牌力能夠幫助消費者完成“初步體驗”: 就是在購買之前就對品質、服務等完全放心,或者是知道購買後帶出去會有面子,所以品牌的附加價值就是「用戶由於對品牌的正面情感認知而願意支付的溢價」。

五、認為線性參與帶來線性增長

消費品牌的成長曲線是非線性的,品牌爆發的背後往往是團隊長期持續投入所帶來的強大效果。持續修煉基本功,保持前後一致的資源投入,並選擇在適當的時機爆發,才是長遠之策;不要指望一次性的巨大改變會換來爆發式的成長,也不要指望短期的巨大投資帶來長期的持續改善,要堅定不移地持續進行品牌行銷的佈局,“小火慢燉”配上“大火急攻”才能獲得品牌影響力的長期提升。

持續的品牌行銷佈局才能獲得品牌影響力的長期提升。圖片來源:pexels

六、複製線上的邏輯到線下去

線上和線下是完全不同的業務體系,不僅通路區分不同,流量邏輯、用戶邏輯、人才邏輯,管理邏輯甚至產品邏輯都有差異,線上品牌的線下化,難度約等於二次創業。

七、過於關注利潤和盈利能力,而非自由現金流和資金使用效率

消費品涉及的產業鏈比較長,上中下游的支付均存在一定的帳期,品牌對帳期的控制力反映了品牌的議價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如果無法實現上下游帳期的正向現金流分配,將導致公司“有利潤卻沒錢”;反之,如果公司能夠透過有利的帳期配置,擁有更多自由現金流(即使短期內報表上沒有經營淨利潤),可以大幅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極大地節省融資成本,提高公司財務的安全疆界,從而能夠擁有更多彈藥投入關鍵業務和新業務開發。

八、低估了產品品牌轉型為通路品牌的難度

對品牌未來發展路徑的判斷不要過度迷信於當前服務的目標人群,不要自己為是的認為品牌服務了目標族群的某些需求,就一定能夠逐步影響其所有需求。主觀來看,產品品牌和通路品牌所需要的團隊基因完全不同;客觀來看,用戶對於產品品牌的需求和通路品牌的需求也完全不同。只能通過對準同一人群,做品牌到平台的轉型,有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

九、低估了資本帶來的不可逾越的壁壘

新興行業/品項裡,是否有潛力的“彈藥”來搶地、搶人才、搶時間、搶認知,將成為品牌競爭非常核心的競爭力。因為,相對成熟的品牌本身就具有極強的自我造血能力和消費者認知,如果再加上一定的資本投入,其競爭是碾壓式的,並且某種程度上,這種優勢不可逆轉。因此品牌在方向清晰、模式成熟、內功穩健的情況下,拿錢絕對不能手軟,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拿則已,拿就拿夠。 消費品牌的孕育,成長和轉型,需要“天時”(正確的時機)、“地利”(有利的品類)、“人和”(合適的團隊),這些要素同時存在,就有機會催生出擁有強大生命力和爆發力的新品牌。因此,無論是對於創業者還是投資人而言,需要以人為本,從人出發,以極強的嗅覺,找到最好的“地利”,以極強的耐心,等待最好的“天時”,從而成就卓越的品牌。

文章出處:品牌通 【品牌行銷】做品牌,這9個思維陷阱千萬別跳

推薦文章

電商怎麼設定 SEO 才對,關於 SEO 的迷思破解大解密!

社群搶搭熱門話題!3招社群粉絲自動分享術


favorite0chat0visibility719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