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使用蝦皮購物帳號密碼進行登入
2020-12-03 14:23:19

探測東南亞商機 蝦皮購物談台灣賣家可能性

「TWCB台灣跨境」專區  /  為協助台灣賣家提升跨境市場能見度,蝦皮購物先後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成立「TWCB台灣跨境」專區,目前提供食品飲料、生活家居、時尚等6大品類,共計數百萬商品銷往各地。
台灣品牌零售白熱化,許多品牌以電商型態飛向東南亞,扎根品牌新市場。然而,隨著東南亞電商市場逐漸成熟,更多國際品牌投入,台灣品牌跨境東南亞的可能性又在哪呢?

台灣電子商務已發展20多年,市場經驗豐富也成熟,2015年正式成為兆元產業,更乘著數位浪潮進一步作出轉型,透過數據資料、AI人工智慧等數位科技,持續活絡台灣電商產業。

然而,總體市場進入白熱化階段,成長呈現趨緩狀況。Google《2019台灣企業跨境關鍵報告》指出,台灣網路用戶對「線上購物」熱度持續趨緩,自2016年台灣的「線上購物」搜尋量成長率開始低於東南亞,2018年搜尋量甚至是負成長,而東南亞的搜尋熱度持續升高。

顯見,相較台灣市場,東南亞電商市場正值快速發展的成長階段,而其電商市場規模已從2015年55億美元(約新台幣1,649億元)成長至2018年232億美元(約新台幣6,959億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62%。Google也預估,2025年將成長至1,02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的經濟規模。

也因此,近年有越來越多的品牌朝東南亞市場發展,也有品牌正處在猶豫階段。本次,《動腦》邀請蝦皮購物策略暨數據分析總監梁日威,透過蝦皮購物的市場經驗,為台灣品牌梳理出跨境東南亞的可能性。

台灣強大產品力瞄準東南亞四大熱門產業

看準東南亞的人口紅利與消費潛力,東南亞市場正迅速發展。總人口約6.5億的東南亞地區,人口結構龐大,而且一半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加上智慧型手機滲透率和行動網路普及率高,有近9成網路使用者透過手機上網。

此外,東南亞都市化潛力大,預估2020年都市人口將超越農村人口,隨之而來的是消費習慣改變,電商有望進一步蓬勃發展。

談到台灣企業的跨境優勢,梁日威表示,台灣有成熟的消費文化與零售電商基礎設施,可以作為東南亞市場發展的預測參考,而且台灣企業產品力強大,也有發達的電子、製造業與文創產業,具有市場競爭力。

蝦皮購物分析東南亞地區人口結構及電商市場現況,並從市場缺口、發展機會切入,台灣企業可以集中在4個產業上,包含母嬰親子、3C電子、保健美妝和紡織成衣。梁日威表示,這些產業在台灣已擁有堅實的產業基礎,可以視為台灣企業發展跨境的關鍵機會點。

如「母嬰親子」類,呼應有著人口紅利的東南亞市場,而且半數都是千禧世代,嬰幼兒品類需求增高,特別是在泰國、馬來西亞,成長率都有超過40%,適合具高品質的台灣母嬰用品企業打入東南亞市場。

「3C電子」需求也隨著電商發展而成長,蝦皮購物提到,消費者開始在電商平台購買價格相對高的3C電子用品,尤其手機、平板和筆電更成為東南亞最受歡迎的品類,而3C電子、3C配件都是台灣產業的強項。

電商放大鏡東南亞市場剖析

東南亞經濟的迅速崛起,吸引越來越多國際企業投入。有著地緣優勢和產業實力的台灣品牌們,將如何找到市場突破口,深入東南亞市場,建立新市場?由蝦皮購物的市場經驗,《動腦》梳理出幾個市場看點。

資料來源:蝦皮購物
資料來源:蝦皮購物
資料來源:蝦皮購物

東南亞市場必點技能:體驗、服務

伴隨東南亞電商市場日趨成熟,蝦皮購物觀察到,消費者在電商平台尋求的不再只是產品本身或優惠折扣,而是更加注重消費體驗和服務。

梁日威談到「服務力即戰力」,商品品質固然重要,但服務品質才是提升體驗的致勝關鍵,台灣企業應著重在地化顧客體驗。同時,面對東南亞各國家迥異的文化和地理,結合當地資源、找到合作夥伴非常重要。

消費娛樂體驗也是東南亞的市場重點趨勢,蝦皮購物觀察到,消費者瀏覽電商平台目的不再只是購物,而是休閒娛樂、打發時間,或向社群分享等多元目的。這一轉變更深刻反映在東南亞日趨茁壯的Z世代,他們在未來15年內將為東南亞增加1.5億網路用戶。

從蝦皮購物的內部數據顯示,每日在站上停留超過1小時者所貢獻的消費金額,是停留不到15分鐘者的 2 倍。因此平台要想辦法透過「遊戲化」設計、創造有趣購物體驗,增加消費者黏著度。

梁日威提到,創造吸引消費者互動的內容,可以為賣家帶來更多訂單,如社群內容、互動遊戲,透過創造符合流行趨勢的內容,加深與消費者的連結。像是在雙12購物季,蝦皮購物在泰國、印尼邀請明星打造「12.12狂歡生日慶」電視節目,成功吸引數百萬的觀看人流,並為雙12創下超過8,000萬件商品的銷售成績。

此外,梁日威也談到,電商平台消費流暢度、買賣雙方的溝通互動,這些都是提升用戶心佔率的關鍵。在蝦皮購物的成交訂單裡,有超過一半的「聊聊」回應率超過90%,顯示賣家越頻繁回覆顧客訊息,越有機會創造更多訂單。

前進東南亞 跨境問題二三事

面對多元又高度競爭的東南亞市場,蝦皮購物先後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成立「TWCB台灣跨境」專區,提供台灣賣家免費語言轉換、便利商店物流系統、跨國客服團隊等服務,透過跨境平台提升賣家能見度,目前已協助近萬台灣賣家進入東南亞市場。

而在與台灣賣家的豐富、密切合作裡,蝦皮購物觀察到台灣賣家的跨境市場問題與挑戰。

首先是海外物流與支付系統的挑戰。梁日威說明,各國基礎設施與法規不一,容易產生物流配送、境外關稅的問題;支付上,部分東南亞地區信用卡普及率低,電子支付也較不便。

再來,梁日威提到,由於語言地域的差異,常見跨境店家的宣傳行銷不夠貼合當地文化。此外,台灣傳統企業對電商平台操作和經營方式不熟悉也是常見問題。

為彌補語言文化的差距,蝦皮購物於各市場開設「蝦皮大學」,透過當地團隊安排課程、經驗交流活動,也協助賣家針對不同市場特性,擬定在地化行銷策略,幫助賣家接地氣、提升跨境市場能力,以迅速拓展業務。

最後是「台灣品牌形象不夠鮮明」,梁日威說明,因語言文化的地區差異,東南亞消費者對台灣企業和商品了解度不高,也存有疑慮。

梁日威鼓勵台灣企業,把握自身強大的產品力,建立自身品牌價值,蝦皮購物也會透過平台互動功能,創造交流、互動,提升買賣方信賴度。

文章出處:動腦雜誌 探測東南亞商機 蝦皮購物談台灣賣家可能性


favorite0chat0visibility1,014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