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使用蝦皮購物帳號密碼進行登入

(留言抽獎)【2025最新】蝦皮購物趨勢應變攻略

馬克馬克

2026就快到啦!搶先佈局電商大戰😎聽聽最專業又有經驗的馬克老師分享電商趨勢,文末留言就抽蝦小編最新週邊與廣告金

規則越嚴,機會越明:從出貨到導流,賣家該如何翻轉思維?

近一年來,蝦皮的變化比以往更劇烈:演算法調整、手續費提高、出貨時間變短。

這些變化的背後,透露著一個關鍵訊息—平台正在從「流量時代」,走向「效率時代」。

過去你可能只要上架、投廣告、跟活動,就能有穩定的訂單。但現在,平台要的不只是賣家,而是長期經營者。能否長久存在,不在於誰懂投放廣告,而在於誰能整合、誰能持續優化、跟上平台的腳步。

一、蝦皮的策略轉向:從「開店普及」到「專業經營」

蝦皮在早期階段的目標,是讓開店變簡單,減少開店步驟與規範,讓人人都能當賣家,大量的賣家數,增加了品類豐富度。

現在,平台已經進入成熟期,從「要更多人賣」變成「要更好的人賣」,從消費者取向來看,目的是讓顧客買多一點、複購率高一點、快一點回來買;在這個階段,你會發現幾個明顯現象:

🔼演算法偏好的店家:出貨快、退貨低、評價高、轉換率高。

🔼流量不再平均分配:曝光集中在能穩定銷售的商品上。

🔼平台推全站推廣:整合關鍵字廣告、關聯廣告、蝦幣和遊戲版位,自動配對並投放給相關的買家,讓曝光更廣。

🔼留住使用者 : 頻繁推廣短影音、直播,讓使用者黏著度更高。

🔼推廣聯盟行銷 : 讓更多人願意把蝦皮推廣出去,吸引更多人進站購物。

這樣的方向,代表蝦皮想培養出一批能「自我營運」的品牌型賣家。

換句話說,平台要的不是更多人開店,而是更多「撐得久」的店。

【蝦皮開始強調「店舖品質」而非「店舖數量」。】

針對轉型專業經營我有三個建議:

1、 選品邏輯的升級

早期賣家靠「先做」可以活下來,現在的關鍵在於「深度」與「市場定位」。

平台演算法更傾向於推動「品類專精、評價穩定、內容完整」的店家,這是一種由「有就好」轉為「品牌導向」的策略轉型。

2、提高品牌形象

從蝦皮推出商城日以來,蝦皮主打活動的店家越來越有「品牌感」,他們的商品圖、首頁版面,甚至包裝體驗都明顯與普通賣家拉開差距;平台在曝光時,會以「整體品質」評估,銷量變成不是唯一考慮。

我觀察大量廣告數據後,也發現「轉換率高」的賣場佔據相當大的投放優勢,這些店通常就是整體品質在水準之上的賣場。

3、內部資源的再配置

中小型賣家若要跟上這波轉向,就得學會「集中火力」:把時間、人力、預算集中在「能創造差異」的地方。

例如:主打品,更聚焦在優化內容,而不是價格上;強化圖片品質、整體形象一致性;客服、售後、包裝這類接觸點「標準化」,讓消費者能穩定信任。

二、物流管理:出貨速度,成為新的門票

觀察 2025 年各平台策略,「出貨速度」幾乎是新一輪的戰場。

要讓買家快速反覆購物,那就得讓他更快收到,當買家習慣更快收到商品,平台就會要求賣家在1天內完成出貨,以確保買家體驗。這個看似簡單的規則,卻是許多賣家的痛點,尤其當週末又遇節日訂單暴增,週一必須一口氣出完時,常常人手不足;這規則下,具備彈性人力規劃能力,會成為競爭優勢。

📌針對出貨速度我有五個建議

1、彈性兼職:找能週一、週末、或短時段能支援的兼職人員,補上節日後的檔期。

2、多工訓練:讓出貨夥伴同時具備包裝、客服、倉儲整理能力,能彈性支援不同事務。

3、預先備貨:針對熱銷品預先包裝好、整理好,節省處理時間。

4、較常備貨 : 若人力無法負荷,部分商品開較常備貨,減緩人力壓力。

5、善用ERP : 若系統能帶來效率就使用系統,減少人力負荷。

要做到穩定一日出貨,不一定要靠人多,而是流程夠穩,先讓每個人都會,管理者再依據個人能力來調配位置,透過平時反覆熟悉流程,提升準確度、加快速度,偶而做些壓力測試,真正節日到的時候,才會夠穩定、速度夠快。

三、行銷策略:導流前,先把「體驗設計」做好

過去幾年,折扣戰過於頻繁,消費者對折扣越來越麻木,平台正在轉向更精準的「導流機制」,讓買家更快進到「想買」的頁面;這意味著不是要砸更多錢做廣告,而是要在與顧客的接觸點上,做好體驗設計。

1、讓人看到→讓人想逛→讓人想買

假設你在做活動,那在一開始就讓人看到是什麼活動會更吸引人。

把活動show在商品首圖,會是最直接的做法;點進首圖後,接著馬上介紹你的活動;引導顧客到你想讓他去的地方;所以圖片、詳情頁、分類、首頁..能被買家看到的地方,都要先設定好這些內容,才有引導客人的作用。

同時,體驗設計要搭配質感好的圖片、素材要夠優質、文字排版要經過設計,讓人看得不廢力,才能讓人逛得舒服。

顧客若能一眼看到「活動」,來客數會增加;

顧客若能清楚知道「要去哪」,停留時間會增加;

顧客若能感受到好的「質感氛圍」,購買機率會增加。

2、大促前的準備

在每一次大促、主題活動前,先做好以下三件事:

①開門見山:首圖直接說活動:「滿額折扣」「滿購贈」「優惠期間」全都清楚寫出。

②設定「活動專區分類」:「雙11檔期」、「兩件88折」、「文具開學季」,讓顧客知道去哪逛。

③設定好折扣工具 : 促銷組合、折扣券、滿額贈,一定要先設定好。

活動期間內容一致性:首頁橫幅、商品首圖、詳情文案、分類,要有符合活動的內容,提升完整度;整個活動期間有主題感、有方向感、有節奏感,消費者才會覺得這是一個「活動體驗」,而非隨機折扣。

3、運用全站推廣廣告

比起去年的廣告方式,全站推廣曝光量比以往大非常多,在一些體驗設計做得不錯,轉換率高的賣場,透過現在的全站推廣能帶來比以往更多的流量,若懂得調整預算、設定產出比,營收還能創下新高。

無論在哪個平台,廣告都會是一個好的行銷工具,學習廣告操作前,先理解系統規則,確認自己的目標,千萬不要急躁。

四、未來應對:

手續費上升、規則變動、成本提高,真正的挑戰在心態:

🔼手續費上升 → 鼓勵高效賣家留下

🔼規則更嚴謹 → 提升買家體驗

🔼活動門檻提高 → 篩出能長遠經營的品牌

對經營者來說,這不是壞事,規則越明確,越能凸顯誰的體質夠健康。

📌面對這些變化,我有四個建議:

1、多通路經營:蝦皮仍是主力,但同時增加官網、自營通路,分散風險。

2、品牌差異化:要讓顧客知道「你是誰」,要有你的品牌故事,加深印象。

3、管理能力:提升旗下夥伴能力、優化流程,讓效率成為護城河。

4、選擇不做什麼 : 不做不擅長的事,專注在核心營運能力;適當的使用外包資源,節省你的人力成本。

這些能力,會讓你在手續費上升、規則變嚴的市場裡,仍能維持健康獲利。

五、永續經營:

把東西賣出是短期能力,「經營」才是長期競爭力,蝦皮的變化,是強迫賣家進化;過去流量紅利不再,該去修煉更穩定的底層能力。你要開始問自己:

⚫顧客接觸我的賣場後是什麼感覺?

⚫為什麼買家要選擇我?

⚫我有什麼特色是買家說得出來的嗎?

⚫我的團隊是否能承受節日後的出貨壓力?

開始認真面對自己的問題時,你就不再只是「平台賣家」,而是「經營者」。

📌結語:趨勢不會等人,但會留下準備好的人。

蝦皮的每一次規則調整,看似麻煩,但其實都在推著整個市場前進,有些人看到的是「平台越來越難做」,而有些人看到的是「市場正在細分不同的經營者」;最終能留下來的,不是那些追紅利最快的、廣告砸最多錢的,而是那些能在變化中持續優化自己的人。

趨勢不會放慢腳步,但它永遠會獎勵那些「有準備」的賣家。

2025 年後的蝦皮,正在往「專業經營者」的時代邁進。

這不再是誰上架快、誰賣得多的戰爭,

而是「誰懂客人、誰懂體驗、誰懂流程」的時代。

出貨快,讓顧客信任;

體驗佳,讓顧客停留;

形象好,讓顧客回頭。

蝦皮不只是平台,而是市場縮影。

它在教我們一個新的規則:當你不再只是賣東西,而是設計體驗,你才會成為市場留下的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