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美日正貨2020-07-13
看完【選品撇步與良好的包裝體驗】的心得-關於選品
經營蝦皮約兩年,剛開始只覺得訂單來得比想像快,快的無暇思考太多。在一次與其它賣家們接觸的契機,驚覺商品利潤整體而言比其它類別低,自此開始了8個月專注密集的換品選品,以拉高利潤。
汰換選品的主要考量:
1.
當然利潤為先:除轉換率、總銷量與利潤之外,出貨所需包裝時間衍生之人力成本、重量體積大小,畢竟台北寸土寸金、甚至開始販售後的商品表現,評估細節大至轉換率與顧客可接受的天花板價格,小至客群多半主動給評或動輒差評,都可能因市場因季節列入某種比例考量,為什麼連評價都列入呢?日後另闢篇幅再聊。
2.
目標族群:目標族群定位是否足夠明確?客人是需要或想要?若商品為特定族群必需品,當經濟環境改變或特殊時期,所受影響幅度也較小,讓自己賣場部分比例為特定族群必需品,可視為經營層面的避險方式,例如:疫情。
自己是敏感肌,有些性質的敏感肌或痘痘肌,對商品成份的自身反應經常較眾人敏感,結合以往實驗室的工作經驗,給予顧客專業說明,在迫切尋找所需商品時,得到她想要更是需要的,除了讓顧客留下專業的印象,更方便加深黏著度。
3.
市場供給需求:選新品除以上考量,再者觀察其它已有販售店家多寡、各家銷量、商品自然排序變化,當市場已趨於六七成飽和,此時進貨是蹭熱度或獲利率多少?
另外,預計上架新品,市場是否易斷貨?六月初即忙簽訂中秋後備貨量,預知/等待市場缺貨的時機,往往也是種商機。
以上為個人心得分享,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大富翁NO6
514374